草色如烟柳色匀,春风万里物华新。4月11日,中国中车集团人力资源部组织集团49名“科技精英”,带着技术问题、怀着求知若渴之心,来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参加科技英才综合能力提升班的培训学习。12日上午,培训班开班典礼在东校区管理科研楼二楼报告厅隆重举行。中国中车人力资源部(党委干部部)副部长彭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公共事务学院执行院长魏玖长出席了开班仪式。
魏玖长首先代表公共事务学院对中国中车集团的领导以及各位学员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随后他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建校背景和发展历史,以及公共事务学院和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的建设情况。他强调,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中国中车集团作为我国的大国重器,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标杆和名片,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 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和科技强国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为建设交通强国提供强大装备支撑。他希望双方以本次举办培训班为契机,进一步增进了解、真诚沟通,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开展更多的校企合作,为最终实现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作出更多的努力。
彭鹏副部长作了开班动员讲话。他代表中国中车集团人力资源部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为此次培训班的精心筹备表示感谢。他指出,集团党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要求,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开发工作,着力策划实施科技英才计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科学研究的重镇,培养科技英才的摇篮,集团选派科技英才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培训,旨在进一步拓宽大家的知识视野,提升综合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助力成长为未来的科技领军人才。公共事务学院PET中心为本次培训精心设计了相关课程,充分体现了“政治与科技相结合、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特点。他指出,人生是一场修行,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加强知识储备。希望大家珍惜这次培训机会,严格遵守培训纪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实际行动展现中车人的良好精神风貌。沟通是生产函数的优化剂,有利于增进组织目标的导向性和凝聚力,欢迎学员们与集团人力资源部多沟通交流,多提宝贵意见。中车的未来需要青年科技英才志存高远、团结奋斗,在科技创新之路上再接再厉、勇毅笃行,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坚强支撑。
开班典礼结束后,在管理科研楼十一楼会议室,公共事务学院和中国中车人力资源部的领导围绕未来双方的进一步交流合作举行了座谈。会上,魏玖长向客人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学科布局和未来发展方向,彭鹏就中车集团人力资源部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随后,双方就未来在高端毕业生的培养选拔、工程硕士、博士的联合培养、校外实践导师的聘任以及科研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芮锋副院长、中国中车人力资源部人才发展处的刘锦岚老师,以及学院综合办、规划办、PET中心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研制“复兴号”动车组为代表产品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化集团,是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先进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承载着振兴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使命,承载着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重任。主要经营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铁路货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机械、机电电子设备及零部件、电子电器及环保设备等产品,同时大力发展风电装备、新能源客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业务。其愿景是成为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高端装备制造商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国中车始终把人才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建立实施核心人才制度,“科技英才计划”便是集团集中选拔117名40岁以下的科技精英,通过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助力加速其快速成长为未来科技领军人才的一项后备人才培养计划。
PET中心接到此次培训任务后高度重视,与学校相关院系进行了多次沟通,为培训班精心设计了相关课程。本次培训历时14天,课程设置结合中国中车发展战略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学科优势,不仅覆盖了量子信息技术、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新材料、大数据、新能源、智能安全防护技术等专业领域,而且涉及了创新思维与科学决策、知识产权管理、风险管理科学等学科交叉内容。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不同学院的近20名知名专家、教授,将面向学员们详细介绍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关键技术、发展趋势等。同时组织安排学员们到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进行现场教学。PET中心致力于在中国中车科技精英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专家教授之间,搭建起技术深度交流和理念创新融合的舞台,寻找双方互利合作的契合点,为助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贡献微薄之力。